淮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回应关切制度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0-12-22 16:37 字号: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和省、市、县关于建立政务公开舆情回应制度的要求,制订本制度。

一、把握工作原则

一是公开透明,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求,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正确对待舆论监督。

二是分级负责,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

三是科学有效,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尊重宣传和舆情发展规律,科学把握时、度、效,稳妥处置、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四是双向互动,规范和整合政民互动渠道,探索建立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法,快速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及时公开热点、敏感话题真实情况。

二、明确主体责任

涉及本部门的政务舆情,我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做好回应工作,与其他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

三、突出回应重点

对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

此外,还需对以下三类舆情予以回应:1、投诉监督类舆情。反映监督我部门工作问题的舆情;2、诉求维权类舆情。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诉求舆情;3、意见建议类舆情。公民对我局发展中提出的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我部门要积极围绕回应重点,安排人员和力量对政务公开网、论坛进行日常监测,即时掌握了解政务舆情动态。

四、提升回应实效

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时间处置进展动态发布权威信息。对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加强研判,分类处理,并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进行回应的,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出席。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和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建立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媒体和网站的沟通,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

五、重点工作安排

1、健全回应机制。①成立政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时序进度,全面推进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序开展;②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回应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明确监测收集、舆情预警、分析研判、归口报送、应对处置和公开回应等方面职责分工;③建立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2、完善回应平台。进一步加强“回应关切”专题栏目建设,细化栏目子项分类,制定政务舆情回应展现形式和内容规范。

3、强化队伍建设。把政务公开和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队伍。明确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指导和承担本部门政务舆情工作。

4、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市政府办研究制定的政务舆情回应培训工作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面向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

5、严格督导考评。加强对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完善相关措施,以政务舆情回应制度、回应机制、回应效果为重点,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扎实开展。加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考核评估,制定相关考评工作实施细则。定期编发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情况通报,及时掌握动态,加强经验交流。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回应告知、督办等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