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持续发力
我市三项社会保险降费红利为企业减负15.22亿
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重大决策部署,持续优化经办服务、强化宣传指导、简化退费程序,统筹推进政策落地落实,确保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减负红利,截至10月底,全市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6.12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费8.98亿元,缓缴社会保险费0.12亿元,合计减轻企业成本15.22亿元。
迅速响应,保障安排部署“不失位”。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省厅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在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好社保降费率减负政策的基础上,聚焦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的“减、免、缓、降”核心要点,及时研究我市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县区人社部门学习贯彻最新政策,加大风险研判,及时掌握政策效应,全面测算减免数据,全力以赴地做好社保减免政策落实工作。
主动对接,保障贯彻政策“不断档”。积极与税务、财政等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充分吃透政策要求,把握政策标准,研究减免期间征缴核定、减免手续及退费流程等各项工作。加强与统计、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衔接,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掌握我市参保企业的性质、法人类型、经营状况等,科学确定减免企业对象。全市除机关事业单位外,共4031户参保单位经人社、税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确认划型,第一时间将企业划型名单分别通过网站、微信、电话等方式,予以对外公示。
超前谋划,保障经办服务“不掉线”。科学预判,及时摸清底数,对全市参保单位逐一排查,实行分类精准施策;简化办事流程,重新核定传输征缴计划,及时升级完善相关信息系统,确保各项待遇正常、足额、按时发放;加强通力协作,规范退费流程,重新核定参保单位应缴额,准确确定减免部分金额,无需企业提交申请或报送相关资料,采取“不见面”方式进行批量抵退处理,最大力度给予企业实惠和便捷。按规定,为参保单位办理退费2480多万元左右。
有效推进,保障持续落实“不脱节”。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事流程、简化环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降低社保费专栏,淮北日报人社专刊,电视宣传等方式,加强减免社保费政策宣传;积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基金预算收支平稳管理,加强内部管控,规范操作程序,规范统计口径,严格落实各项风险管控要求,坚决维护基金安全,保障各参保单位及个人的权益不受影响。注重跟踪问效和业务指导,严格督促和检查,确保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社保降费率、调费基和减免缓政策,先后6次调整社保费率,将城镇职工五项社保总费率从2015年的41%,下调至目前的33.95%,6次降费单位费率共降低了7.05%;工伤保险基础费率由三档细化至八档,平均费率由1.84%降至1.49%,累计为我市企业减轻成本47.81亿元。